2015年10月19日凌晨2时52分,已经困在龙眼洞森林公园鬼皇山半山腰近六小时、又渴又饿的张先生一家三口,终于见到了援救民警的点点灯光,顾不上擦去激动的泪水,一家人大声呼喊:“我们在这里……”这不是拍电影,而是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的一幕。据介绍,广州一家三口到市郊的龙眼洞森林公园徒步探险,却迷失于山林,民警闻讯通宵搜寻,最后成功营救。
文/广州日报记者刘幸
通讯员穗林园宣、叶青
缘起:
野外探险,一家迷途
事情还得从10月18日说起:上午10时,酷爱野外徒步旅行的张先生,带着爱人和年仅5岁的女儿,到广州市郊的龙眼洞森林公园徒步探险。一家三口沿公园里的山间小道,一路往山上走。张先生一家曾多次参加野外徒步,征服龙眼洞森林公园里的小山,对他们一家而言不是难事,但经验主义往往害死人。下午2时30分,他们爬到了南湖半山东苑与鬼皇山之间、设有“天河6”界碑石的一座山头,尽管已经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一家人并未感觉危险正临近,沿着界碑旁的小路,一家三口继续往前探险。
小路上发现了不少矿泉水瓶,还有一两件被丢弃的衣服,张先生更确定这条路有人走过,应该可以走下山。20分钟后,小路突然消失,张先生探头往前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路尽头竟然是几十米深的悬崖!一家人赶紧往回走,但一番紧张的左穿右插,原来行经的小路也找不到了,慌乱之中,张先生带着一家人走进了地形陡峭、植被浓密的针叶林,张太着急往前爬的途中,一脚踩空,差点掉进了下面的悬崖!
天色渐渐变黑,张先生一家人困在地形陡峭的针叶林已将近3小时,带的干粮、饮用水几近耗光,怎么办?张先生看着卡在身下斜坡大树边、筋疲力尽的妻女,赶紧拿出了手机,拨打“110”电话报警救助。
营救:森警出动,半夜搜山
18日19时50分,广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接110转来的警情后,立即通知辖区龙眼洞派出所处警,并紧急调派有森林救援经验的民警,组成应急小分队赶赴龙眼洞森林公园。与此同时,白云分局太和派出所也接到指令,派出警力展开搜寻,一场紧急大援救迅即开始。
尽管张先生报警称自己一家三口在龙洞森林公园“天河8”处迷路,但具体地点模糊不清,龙眼洞派出所值班民警接报后,对照辖区地图,沿小路搜寻近2小时,仍未发现报警人踪迹。
民警吴士想出了手机微信定位的办法。他迅即用手机与报警人微信互动,终于取得了报警人发来的手机地图位置,确认报警人在南湖半山东苑与鬼皇山之间的山上。
凌晨1时,广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应急小分队准备好救援绳索、强光电筒、山路地图、卫星地图软件等救援设备及饮水、食物、御寒衣物等救援物资后,再次由龙洞石门禅院一路摸黑上山搜救,一路上,富有丛林救援经验的杨志华拨通电话安抚迷途者,提醒注意事项。
成功:悬崖援救,圆满结束
凌晨2时20分,应急小分队的民警看到了对面山头也在展开搜救的白云分局太和派出所民警的电筒光,但是中间隔着断崖,他们听不见声音也过不来。
为防止搜寻位置偏移,搜救民警边走边大声呼喊。山势陡峭,全是灌木植被,民警们用木棍强行在茂密的丛林中穿行。衣裤被荆棘树枝划开,手背、脸颊多处被划伤流血,仍不断地呼喊搜寻。凌晨2时30分,广州森林公安应急小分队的民警在不断用喇叭呼喊后,终于听到了迷途者的微弱回声,但民警用手电筒观察地形,发现前方草丛密布,沟壑重重,根本无法通行。
老民警杨志华当即想出了好办法,找到森林的防火带,一定能走到对面山腰,应急小分队深一脚浅一脚,用强光电筒照明找到防火带山道,经过近二十多分钟的强行穿插,终于在半山腰一处悬崖边的丛林里,找到了迷途的张先生一家三口。
当时,张先生一家三口已经滚到悬崖边,再往前就有可能掉下几十米的断崖,现场十分危险!
现场稍作分工后,青年民警张士富慢慢下滑,靠近他们,观察大致情况后,给他们送上了饮水和食品,安抚情绪和简单讲解配合事项后,应急小分队的民警迅速放下绳索,将他们一家三口从断崖边一个个拉到了安全地带。凌晨4时20分,应急小分队民警将一家三口平安送回家中,至此,一场惊心动魄的丛林大营救圆满结束。
以上新闻来源于《广州日报》2015年10月25日A3版面
2015年10月26日上午,张氏夫妇两人特意将一面写有“人民卫士 一心为民”的锦旗送到广州市天河区龙眼洞森林公安派出所,对在整个营救事件中老民警杨志华和青年民警吴土富以及全所警员作出的工作表示感谢。深夜深山六小时营救,没有小路,植被浓密,悬崖峭壁。在见面中张氏口中不断地说:“谢谢!谢谢!谢你们!”
从事件让我们反思和提升:
1、野外徙步,人迹罕到,小路消失,地形陡峭,植被浓密,还有几十米的悬崖,是否适合一家三口,而且还是有一位是年仅5岁的女儿?广州定向越野,野外定向越野还可以,适合一些亲子活动,奔跑吧,兄弟。
2、所带的干粮、饮用水等物资是否带足,应急物资是否有。
3、出行前是否有规划路线,不要盲目改变路线。
4、约伴一起同行,把身边的炉友和户外爱好者一起同行,万事好照应。
5、准备好充足的手机电源,带上充电宝。
6、夜外徙步,不且夜行,按照广东日出日落气候,规划好时间。
7、带上地图和指北针。
8、在广州可以多点参加户外生存知识培训和广州户外拓展。
同时也要注意以下户外安全徒步游玩知识:
徒步穿越一般选择的是徒步者不熟悉的、富有神秘感及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一般不建议单独徒步,组成至少二人或两个家庭以上的小团队是最适宜的方式。同伴中最好有人具备一定的天文、地理、气象、生物知识,彼此间关心互助,这是保证每一名徒步者能够安全抵达目的地的重要保障。此外,应选举一名队长,由队长统一指挥,必要时进行成员讨论,以确保做出正确决策。
人数少时应尽量同步行进,如人数较多,应保持统一队形,让体弱者行走在队伍中间,以防有成员走失或落队。一般队伍中前后两人相距3米左右最好。
如果有成员受伤或生病不能继续行进,穿越计划需随之调整,全体返回或部分人员带伤者返回,切忌“死撑”。
行前:做适应训练
在做大型或长途跋涉之前,最好能提前进行体能与适应性的训练,并逐渐加大运动量,增强耐力,确保身体状况能够应付旅途中的困难。如可能,心理方面也应适当进行训练,如参加类似攀岩、跳水之类的运动,锻炼心理应急能力。
行中:防寒保暖为第一守则
冬季最受欢迎的徒步区域是雪原冰川。雪原冰川穿越的最美之处,在于雪原上一片纯净的色彩,和日出日落时分峰顶那震撼人心的壮观。在这些地方,徒步者一般是穿着臃肿的羽绒服,行走较其他地方更为吃力,更要面临寒冷、缺氧等随时可能发生的状况,风雪袭击的危险也随时存在。
行前对于目的地的天气情况应准确在握,并且明确详细的行走路线,做到一丝不苟。此外,对徒步者来说,对于寒冷情况的预计与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应多带保温性能好的纯羊毛织物,保证始终有至少一套干衣和一双干爽的袜子备用。行走途中注意防止冻伤,尤其是长期暴露在外的手脚要格外小心保护,不要长时间接触冰雪。
摄影方面,冬天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烈,最好加装UV镜片及遮光罩,而由于冬天的高原早晚温差更大,电池比以往消耗得更快,可将备用电池贴身存放,以保持温度。
行后:绘制线路图明确方位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在每天的徒步结束后,在休息前简要绘制当天的行走线路图。最简单实用的画法,是以东南西北为方向坐标,将所经河流、桥梁、公路、村落的位置以及山脉的大致走向等元素绘制在图中。绘制好地图之后,再配合指南针,就能辨清自己当前所处的方位。
如果手上有徒步区域的地图,在地图上直接标注则更准确便捷。
此外,每天步行结束后最好用温水洗脚,解乏同时保暖。晚上在帐篷里睡觉时,应戴好帽子和手套,确保次日起床时头与手脚的温暖、灵活。下一主题:阳康后团建活动的10大团建玩法 |
上一主题:拓展培训转变你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