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以创建为契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全市形成了积极抓创建的氛围
5月16日至24日,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成6个督导组,深入到基层村(社区),针对各镇(街)文化惠民工程落实情况、示范区迎检工作落实情况等方面开展督导。在一周时间内,督导组共督导了313个村(社区)。从督导组反馈情况看,各镇(街)将迎检验收工作作为近期一项重点文化工作来抓,从管好、用好基层文化设施方面入手,开展文化设施使用情况的自查工作,全市形成了非常热烈的抓创建的良好氛围。
在文化设施管理、使用方面,各镇(街)组织人员到村(社区)检查调试文化设施“硬件”运行情况,尤其是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网络是否通畅,读书、上网是否方便,图书室藏书数量,报纸、杂志种类等是否符合要求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村(社区)硬件设施符合验收标准。如东坑镇组织工作人员到各村(社区)对文化惠民“五个有”项目实施“回头看”复检,落实各项整改内容。樟木头镇、石碣镇开展公共电子阅览室体验月活动,将公共电子阅览室打造成为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又一重要场所。道滘镇积极利用村(社区)电子阅览室资源开设免费电脑培训班,真正实现了“文化惠民”。
在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方面,各镇(街)文广中心以及各村(社区)的综合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参照国家“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有关规定,做好免费开放的各项工作。南城街道、长安镇、寮步镇等镇(街)文广中心组织免费开放检查小分队,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切实保证开放时间和服务项目。高埗镇、厚街镇、大岭山镇等,对本镇(街)各村(社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开展错峰式服务,确保开放时间能与机关办公时间和市民上班时间错开,并且坚持节假日开放。
各镇(街)积极加强对文化管理员、文化志愿者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如大朗镇以授课、沙龙、现场辅导等形式,围绕组织管理、项目运作、文化辅导、广场舞推广、电子阅览室管理等内容,开展理论培训、文化沙龙、实践体验等活动。
围绕示范区迎检验收工作,各镇(街)创新服务方式,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如莞城街道启动了“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虎门镇举办了该镇今年的首场千场演出活动,凤岗镇开展“文化三流动”(即流动讲堂、流动图书馆、流动美术馆)服务。
多举措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目前,东莞正全力以赴,确保通过示范区检查验收。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下一阶段,东莞将以示范镇村企业的创建为契机,继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
针对基层文化设施利用率低的问题,东莞将通过加强管理、完善运作,提升使用效益。具体措施有:组织制定规范文化设施管理运作的制度规定,明确设施配置、服务项目、服务标准、人员配备、开放时间等各项内容;改进设施布局,对选址不科学、不合理的文化设施进行适当调整,对室内布局不规范的文化设施进行重新布局,对周边环境、室内环境较差的文化设施进行及时整改;加强设施维护,对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设施、公共电子阅览室、舞台音响设备等,督促各镇(街)与专业公司签订维修维护合同,专人负责管理;以便利群众使用为目标,调整文化设施开放时间,尽量将开放时间与群众上班时间错开,确保节假日、夜间照常开放;切实保障文化设施开放时长,确保各级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不少于56个小时,文化馆(站)每周开放不少于42个小时。
为加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东莞将加强图书馆(室)藏书资源建设,适当增加镇、村两级图书馆(室)的藏书,加大图书更新力度,确保各镇(街)人均藏书量、图书流通量、到馆人次等各项服务指标稳步提升。同时,通过开展“百千万文化惠民下基层”等活动、引导支持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和艺术团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文化产品、发展村(社区)业余文艺团队等方式,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开展面向新莞人、残障人士、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群体的文化服务活动,着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接下来,东莞将着力探索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流动文化服务就是其中一种,即建立覆盖城乡的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和流动演出服务网络。为方便市民参与活动、享受服务,东莞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各类文化服务信息。同时,继续完善东莞学习中心平台、东莞文化网等数字载体,充实数字文化资源库,充分利用镇村两级公共电子阅览室,向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直观、便利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开展“基层文化服务月”活动,每年集中一个月时间,积极加强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推广“菜单式”服务,实行“群众点单”“资源配送”的供给模式,充分保障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权。实行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向社会公开文化场馆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服务程序,便利市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此外,东莞还加强培训,提升基层文化队伍素质,并构建起推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长远发展的长效机制。
源链接:http://epaper.ccdy.cn/html/2013-06/11/content_99345.htm
下一主题:阳康后团建活动的10大团建玩法 |
上一主题:东莞市“农技培训直通车”开进东坑 |